+886-958-580-672

fabianlin@keenlity.com

鋒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0510686

Armoury測項管理系統

讓Armoury成為測試團隊的軍火庫

人才派駐

與眾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

專業培訓

多元的培訓方式讓企業員工發揮所長

線上課程

顧問具備教育專業背景,最懂你的學習需求

所有服務項目

Discussion – 

0

Discussion – 

0

時事系列:你吃了學歷經歷標籤的虧?受害者還是受益者?

最近台灣社會充斥著論文造假和比學校好壞的新聞,論文議題先擺一邊,讓我有所感觸的,反而是學校好壞這件事。

承續過往文章一貫的風格,我們先說結論,

 

在無法改變社會的窠臼下,先順應而行,再力求改變

社會的窠臼

台灣所有的人都考過試,平日裡的考試、高中聯考、大學聯考,到現在的學測、統測、申請入學甚至是繁星,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

人是有比較性的

這是血淋淋的事實,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跟面對,但不可磨滅的就是「人生就是一種比較」,考高中會照分數看落點,考大學除了看落點,還要看科系,甚至同科系還有分哪間好哪間差;到了職場還要比較你的經驗、能力、職稱、薪資。

這就是一種標籤

是所有人從小就被建立起來的一種標籤,八十年代台灣社會上開始出現國四英雄班、大學重考班,這其實表示,很多人都順應了這種制度,或是不得不接受,而生存的壓力也就從這時候開始,因為大家都認為念哪間學校會影響到未來的起跑線。

講到這裡,應該開始有人會罵,不合理的制度就要改,這我也非常同意,這也是為何2002年開始,大學出現多元入學制度: 推薦參選、申請入學,一直到了現在的繁星計畫,多管道的入學方式弱化了分數的重要性,即使學測統測還是一個門檻,後續的備審資料和面試都能提升錄取機會,退一萬步說,備審和面試一樣是一種比較制度,但降低分數帶來的階級感是一個國際趨勢,台灣自2005年教育部公告不公佈排名後,也開始走向不公佈排名的風氣,即使是被標上狼性的中國,官方制度上也是不提倡公佈排名的;哈佛大學也公開表示,2023年到2026年不需要參加標準化的考試成績就可以提出申請

制度的改變,帶來的就是優勢輪轉,原本在考試有優勢的人,因為缺額挪作多元入學,導致錄取率改變;個人表現突出的人,有了不看分數的管道,更有機會往更前段的學校,我自己就是台灣這一系列入學制度改變的既得利益者,高中因為染上了寫程式的惡習(?),導致高中課程一落千丈出現倒數名次,最後靠著參加資訊活動和競賽的成果,申請上淡江大學,碩博士考試也是以在校成績和作品免試錄取。我這樣的求學過程,也會聽到「洗學歷」的攻訐,不過當一個人說出某某某是洗學歷的時候,其實是出現了一種偏見:

這個人現在在這個位置,那下一個階段也應該在這個位置

換句話說,就是你不該上來,但我們都被教育要向上努力,而這個「上」在哪裡?更好的學校,更好的公司,而洗學歷到了社會上轉職,也就變成了「洗經歷」了,這也是我看了數千份履歷發現的一種趨勢,但與其說是趨勢,不如說是人性,為了在這艱難的社會中生存,我們被激發出了潛能要取得更好的社會經濟地位、薪資收入、口碑,而為了獲得這些所付出的血和淚,多年的苦讀、熬了多少的夜、寫了多少參考書、看了多少論文,只有自己知道。而每個人所能看到的,就是那張文憑、那本論文,名片上的頭銜職稱,而更多的現實,是付出了這些辛苦卻沒辦法到達理想的位置。

會造成這些情景的原因,能夠用兩個字總結:

競爭

有時打的是團體戰,但更多的時候,是一對多的競爭

這兩個字,是在全球資本主義盛行所產生的必然結果,考試除了是人們之間的競爭,同時也是學校之間的競爭,為了爭取高分考生,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軟硬體設施、招募師資、獎學金,而長期下來,一間學校的分數落點,會被大眾定位,根據就讀的學校,也就可以很合理的推出當時的分數,也就能更近一步假設,在求學期間,我們做了多少的努力取得了這個分數,導致我們唸了這所學校。

而換到了職場,分數不過就是換成了頭銜和薪資被拿來比較,即使從教育制度上進行了二十年的改變,換工作時,或是認識一個陌生人時,學經歷的標籤仍難以去除。可以回憶一下,有沒有聽過周遭的人問過「他是念哪間學校的?」「他是做什麼工作的?」「他交過幾任男女朋友?」「他現在薪水多少?」,因為從特定條件點去定錨一個人的現在和過去,是一種最省事的方式,但也就只停留在點的認知。

試想,如果不能接受社會這樣子來評斷我們,那當有了這樣的權力當面試官,決定應徵者的去留的時候,我們又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判斷呢?

以上種種,其實沒有什麼短效改變的良方,所以我建議先接受它。這也呼應了我們的結論之一: 「無法改變社會的窠臼」,接下來,來討論如何「順應而行」。

順應而行

順應而行有兩種面向,第一種是「既然社會是這樣,我也就只能這樣」。如此消極的態度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,而第二種「既然社會是這樣,我就利用這樣的觀念制度來幫助自己突破困境」,就像是「既然人微言輕,那就讓自己不微吧」,前段雖然提及了很多入學制度的問題,但考試卻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機制,在這項競賽中得到好成績,取得良好的社會觀感,不失為一種方法。

除了升學考試,人生中其實有很多轉折點: 談的每一場戀愛、男生的軍旅生活、每份工作的轉換、每次職稱的升遷或困境、婚姻小孩,都是一種契機,每個時機點上,你選擇所做的努力和改變,都會影響到後續的評價和想法,以我為例子,唸淡江大學的期間,校園生活很愜意,沒想過讓自己的環境有太大的變化,連研究所都想著同一所學校,反而陷入了一種舒適圈。可惜天不從人願,淡江研究所的考試失利,讓我不得不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,如果研究所是確定的路,那就換學校試試吧,也就仿照著申請大學時,有的放矢的申請多間學校,考了每一間該考的試,最終確認落腳臺灣科技大學。令我雀躍的點,是找到了一個立身之處,而非考到大家口中的公立前段,有的時候,我們只是機遇下的既得利益者罷了。當有人說我是洗學歷的時候,依照我父母的個性,會告訴我: 「那就表現給他們看」,但我想說的,如果每一個選擇都要考量別人,那會很累,不如只考量自己吧!因為選擇自己要的,無論去到何方,都是對的路。

如果這個例子太過正向不切實際,那就再舉一個例子吧: 我初入行時是軟體開發工程師,第四年時決定轉向軟體測試領域,同個圈子的人都知道,目前業界現況雖然逐漸變好,但仍是「重開發輕測試」的狀況,當初選擇進入測試的領域,是順從自己的心走的路,單純的想把軟體開發流程走過一遍,但卻落入了「一日測試、終身測試」的窠臼,且在獲得一點成績時,反而聽到了當初是「寧為雞口,不為牛後」而選擇測試領域,即使把初衷說出來,信的人又會有幾個呢?但信不信一點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做了些什麼,有沒有照著自己的初衷來做,做得開不開心。

如果在測試領域這麼難跳脫,那就在測試領域玩轉起來,翻轉測試,這也是我們KEENLITY社群成立的初衷。

前面提到「人是有比較性的」,但是我們都忘了,沒有人是全才,社會是一個彼此依賴的群體,程式寫得再好,仍需要測試把關找出潛在Bug;測試能力再強,沒有R&D打配合也難以施展,因此,與其說是上下關係,不如說是制衡或共生,從這個角度出發,比較的視角就消失了。

 

我們以為的牢籠,換個角度,只不過是一扇保護我們的窗

力求改變

當遭受到標籤的傷害,是受益者抑或是受害者,取決於一念之間,大部分的人,多少都曾遭遇過這類的標籤霸凌,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社會,那就先改變自己,每個人都是從牙牙學語並且依靠自己的成長站起來,能走到現在的位置(無論好壞)都是自己的努力、選擇和貴人的幫助,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,改變自己面對流言蜚語的態度,是關鍵的第一步。

如果仍然不喜歡這樣的社會,還能多做哪些事呢?最簡單的就是將心比心,不要把學歷經歷當作標籤來認定一個人的能力,應該透過更深入的理解。和我合作過的HR、獵頭,都知道我不太看履歷挑人(除非履歷寫得很糟),而是喜歡透過面試來決定錄取與否(履歷直接被刷 & 面試才因表現不好而很快就結束,你選哪個呢?),至今累計超過千場面試,所以錄取的人選背景很多樣,除了資訊本科和測試領域的人之外,包含前段後段公私立大學各科系的新鮮人、行政櫃檯、外語老師,甚至是離開職場多年的全職媽媽和外國人

 

在這個小段落加碼一些我篩選履歷和面試的重要原則:

  • 要看得出個人的成長

    • 履歷中請不要每個工作都寫執行測試,每個階段的工作都是學習,如果落入了每份工作都一樣,面試官只能認為你在他們公司也是一樣的態度。

  • 不要只套公版內容

    • 用一份履歷投多間公司很正常,但若能為應徵公司寫出特定的履歷內容,更能提升面試邀約的機率。

  • 如果你想跨領域,請說明你為了達到目的,付出多少努力。

    • 太多人選在面試時說想做測試工程師,甚至自動化測試,但是連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都沒接觸過,很難說服面試官你有充分的轉職動機。

戰學歷、戰經歷,戰到最後我們只會得到四個字「毫無意義」,最後得到的只是彼此的分化。「行行出狀元」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「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」「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」這些話都是老古董了,真正能實踐的人卻不多。

優越者可以保有優越感,但請保有謙遜的態度並實際付出行動讓社會更好

自卑者可以保有自卑感,但請用作於激勵自己並實際付出行動讓社會更好

中立者可以仍保持中立,請一起維持平等理念並實際付出行動讓社會更好

這三句話,說明不同類型的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,相同的是,都需要大家實際付出行動才能讓社會更加美好,我們不用是領域的專家、高社經地位、高學歷、高收入才能夠影響社會,只要持續在自己喜歡、願意奉獻的領域默默耕耘,都能有正向影響。

如果不看學歷經歷要看什麼?很多人一定會說憑「實力」,歸根結底,不仍是還想比較嗎? 但比較不代表罪惡,資本主義驗證了競爭帶來成長,競爭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惡性,善惡選擇,最終歸因在個人。

說到最後,再回來看這個問題:如果我們都為了達成更好的目標,學歷經歷,真的有這麼重要嗎?

Tags:

Fabian Lin

從研發領域叛逃的QA,從小咖變工程總監,我想把業界很多錯誤的認知導正,帶領新鮮人或基層人員往上走,在測試的道路上獲得更多成就感(面試不用再只能說找到Bug很有成就感了),歡迎隨時聯繫我。

0 Comments

You May Also Like